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物業+生活服務”打開市場新航道 房企島城布局第二增長曲線

1月5日,住建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據業內人士分析,近期多重利好政策讓物業企業迎來“春天”。特別是2020年以來,物業板塊作為房地產企業紛紛布局的第二增長曲線,預計將在2021年迎來跨越式發展。

為企業指明未來發展方向

1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辦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著重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發展生活服務業等六個方面對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

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此次政策最大的亮點在于對物業企業放寬經營權限,可以認為是物業企業“春天”的到來。隨著業務范圍的擴大,物業企業的經營水平和服務能力將大幅提升。此《通知》第十五條明確提出,“促進線上線下服務融合發展。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探索“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居住生活需求。引導物業服務企業通過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提供定制化產品和個性化服務,實現一鍵預約、服務上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務,可依規申請相應優惠扶持政策”。

記者整理資料發現,近期物業管理行業重量級政策頻出。2020年11月2日,青島市住建局等七部門聯合發文,支持鼓勵物業開展中介服務;11月24日,住建部發文鼓勵物業發展居家養老服務;12月15日,住建部再出相關政策,支持物業企業開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為物業服務企業創造了更好的發展政策環境,也為更多物業服務企業指明了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

青島多家物業企業涉足中介

據了解,青島多家物業公司已涉足中介行業。據國信上實物業資產公司負責人蔣波濤介紹,國信上實物業于2020年成立國信物業租售中心,專門從事不動產中介業務,包括所轄小區業主的閑置房產、車位進行租賃買賣服務,為廣大業主提供二手房買賣、房屋租賃、銀行貸款、產權過戶等專業房產服務,是公司全新增值服務項目。金地悅峰房屋租賃部經理王爽告訴記者,金地青島公司租賃部是2019年年底成立的,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是這個模式剛起步,在專業方面還存在欠缺,政府出政策扶持,相信后期會越來越好。青島龍湖物業開展中介服務比較早,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至今已為不少于500名客戶找到溫馨的家,據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政策的出臺,將更加肯定物業公司在中介行業的位置。

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從目前青島市場實際情況來看,“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模式還是呼聲大,實際落地的少。某業內人士表示,以養老為例,現在地產項目的配套養老用房提供不了是一個關鍵問題,除非有政策傾斜,要求每個社區規劃建設的時候有強制要求,需要配建一定面積的養老社區用房。

青島市商業網點物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瑋表示,此次十部委聯合印發《通知》,公司已經第一時間進行了學習和部署,公司即將引入比較成熟、有前景的線上項目合作,大力提升服務,謹慎開展多種經營。物業企業天天為薄利增厚想辦法,但不能只在物業費上動腦筋,要補足物業旳經營短板。只有通過經營才能開發和利用物業資源,開拓和延伸服務價值,吸引政府公共服務的購買,穩定主業的基礎范圍。

對于此次《通知》落地的實際意義,嚴躍進認為,在養老托幼方面,該領域是這兩年住宅項目較為關注的內容,但是成功的案例確實比較少,而基于物業企業對于社區的熟知優勢,有助于便捷低成本開展服務;社區消費方面,主要包括家政、文化、健康、快遞收發等內容,這兩年很多社區確實也在做,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包括此前備受爭議的蜂巢事件,物業企業主動承擔此類業務,有助于真正拓寬經營內容,真正實現社區服務的增值;在資產管理方面,實際上這里主要是涉及到房屋經紀,而后續類似租賃等業務也可以開展,此類業務開展具有非常好的導向,這也是中介機構所需要關注的,若是物業企業可以參與此類業務,那么后續也會對存量市場的盤活產生較大的影響。

物業企業將現收并購高峰

對于物業企業未來的發展,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為,2020年上市物業企業營收結構來看,增值服務占比為7.02%,在百強物業收入、利潤結構占比逐漸擴大,收入利潤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從行業發展現狀而言,中國物業管理行業處于高速發展的進程中,市場規模不斷攀升。目前物業行業規模已經超過1.2萬億,增速達20%,比地產行業整體增速快得多,在管面積不斷增加,預計已達到350億平方米。資本市場表現亮眼,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市企業數量累計達到42家。其中,2020年全年物企上市數量達到18家,另有5家企業遞交招股書尚未上市交易,預計潛在籌備上市企業或有五十家。

此次《通知》發布之后,物業股全線飄紅,至1月6日收盤,物業股總市值達到8499億港元,42家上市物企平均漲幅達到12.2%,可見資本市場仍然聚焦在物業板塊。盡管物管行業一直保持高增速,但物管行業市場集中度低,高度分散的情況下,目前仍然有70%業主對物業不滿,大品牌會成為首選項,因此這是物業公司最大的機會,各類企業絕對增長空間仍然很大。在政策支撐下,預計2021年物業行業將迎來大發展,上市潮大概率仍將延續,接下來對于物業來講是收并購的高峰,未來2-3年對物業公司來講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搶占市場規模,同時加強管理提升服務力核心競爭力。

某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宅物業目前競爭壓力很大,常規的運營收入很難盈利,目前物企的主要贏利點均來自于托幼、家政等個性化增值服務,但此前物業公司從事這些工作阻力很大,主要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范圍劃分。從這方面來講,《通知》對于物企的確是重大利好,解決了目前行業的一大痛點。不過,除利好之外,《通知》也對企業運營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規范,從權力制衡、資金管理、市場環境等多個方面明確了企業職責,對于亂收費、消極管理等行業常見問題勢必嚴加處罰,這對凈化行業環境、促進良性競爭等長遠發展層面意義深遠。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辛小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